我們看到預測市場再次回到舞台上。
進入十月,週交易額正在逼近上次選舉周期的高峰(約15億美元)。@Polymarket 和 @Kalshi 競爭激烈,而 @trylimitless 和 @MyriadMarkets 則在增加長尾流量。
為什麼交易量會這麼快上升:
> 宏觀:上次高峰(’24 Q4)是由選舉驅動的。這一波(’25 Q3–Q4)看起來是結構性的——資本(新募資)、分發(MetaMask、Robinhood)和數據通道(Pyth)帶來新的基本面。
> 中觀:注意力 → 資本 → 產品 → 流動性飛輪正在運轉。粗略計算,目前存在80多個PM項目(不包括儀表板/工具)。
> 微觀:迷因的投資回報率降溫,流量轉向。部分迷因玩家正在預測市場中尋找邊際收益。
其中,一個值得關注的強勁趨勢:公共 → 社交
> “公共事件”(選舉、FOMC、CPI)聚集注意力,對於深度 + 清晰的解決方案非常有利——適合信息套利和較慢的周期。
> 隨著這些事件的飽和,阿爾法壓縮。為了吸收更廣泛、更混亂的流動性,PMs 正在傾向於更小、更快、更個性化的市場——“這位KOL會推出嗎?”,“這個迷因能突破10億美元的FDV嗎?”
> 在這些池中,機構並不擁有明顯的信息優勢;零售可以捕捉到超額的阿爾法。
> 這一趨勢的平臺信號:
. @trylimitless , @MyriadMarkets , @noise_xyz → 社交切入點 + UGC市場。
. @joustlabs_ → 明確的遊戲化UGC預測,讓CT將KOL/頭條事件轉化為可交易市場。
. @trade_rumour , @PredictFolio → “八卦 + 交易”用戶體驗;預測作為一級信息對象。
我們對預測市場的論點簡而言之:
PMs 正在轉變為社交交易原語,信息 → 內容 → 交易生活在一個循環中。注意力創造市場,而市場製造現實。
Hyperliquid 已經證明了這一操作手冊:圍繞真實用戶痛點 + 清晰的激勵措施來釘住用戶體驗,這樣你就可以在不依賴早期重型做市商的情況下堆疊流動性。
查看原文
1,342
7
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。除非另有說明,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,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。該內容僅供參考,並不代表 OKX 觀點,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,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。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,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。請閱讀鏈接文章,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。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。包含穩定幣、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,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。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,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。